文/棟維
書名:《南洋華僑史話》
作者:巫樂華
出版社:臺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1994年9月1日
一、前言
「海水到處,就有華人」意指華僑遍及各地,而南洋便是華僑主要集中之地。這是由於其地理位置較近中國、自然資源豐富,故而吸引了大量在中國受難的人前往當地開墾、采礦或從事其他事業。華人移民南洋自唐宋開始,直至鴉片戰爭後達到高潮。華僑在當地努力工作,希望能夠早日衣錦還鄉;而華僑勤勞、謙遜的性格,亦為當地的社會、經濟、文化作出巨大的貢獻。
二、作者
巫樂華,一九三七年出生於廣東五華。幼年隨父母僑居印度尼西亞,在當地接受中小學教育。五十年代中返回中國。一九六一年畢業於廣州中山大學歷史系,獲文學士學位。畢業後,曾任北京第十八中學教員、北京日壇中學副校長、全國僑聯聯絡部負責人、中國華僑華人歷史研究所副所長等職。現任中國華僑歷史學會副會長、全國僑聯文化宣傳部副部長等職。著有《馬來西亞著名企業家黃乃裳》、《司徒美堂》和《南洋華僑史話》等。另外,他是《世界華僑華人詞典》(Dictionary of Overseas Chinese)的副主編及撰稿人,也是《華僑華人百科全書》(共十二卷)(Encyclopedia of Chinese Overseas)的副主編及人物卷(Volume of Who's Who)的副主編和撰稿人。
三、內容
本書講述關於南洋華僑的歷史,並以通俗的手法寫成。全書章節分為「移民」、「華僑是革命之母」、「南洋華僑在反法西斯戰爭中」及「歷史的新頁」等等二十一個部分,並按照歷史的脈絡,透過人物和事件,從不同角度反映出當時南洋華僑的社會生活和心路歷程。
在政治方面,華僑產出眾多傑出人士,如泰國吞武里王朝的創建者鄭信、菲律賓的開國功臣劉亨賻,以及帶領新加坡走上光輝道路的李光耀。他們常年生活在居住國,漸對僑居國有歸屬感,使他們能為之犧牲、奉獻。
在經濟方面,華僑亦建樹良多。他們在新來的土地上,與當地人合作,不斷地開墾土地、發展實業。如「大唐總長」羅伯芳、「新福州港主」黃乃裳,便是當中的表表者。他們開發加里曼丹島,前者創立蘭芳公司,開采金礦,帶動當地的經濟民生;後者建立名為新福州的墾場,為初到的農民謀生存。這些華僑不但對當地的經濟事業有所貢獻,也發揮他們慈愛、愛國的心,大搞慈善和建設祖國的事業。又如「爪哇糖王」黃仲涵、「萬金油王」胡文虎、「華僑旗幟」陳嘉庚,他們在當地辦教育、建醫院,亦會回到祖國築鐵路、建學校。當中,陳嘉庚便是廈門大學的創辦者,在其經濟狀況惡劣時,仍承擔起大學的財政建設,可謂是盡心盡力。
在中國被法西斯主義者侵佔時,華僑不遺餘力地對抗其侵略。眾多華僑以資金支援中國,也有到緬甸邊境修鐵路,或有主動到中國參與抗戰。甚至,有些人不惜販賣兒子,以所得金錢支援中國。
四、心得
本書主要描述南洋華僑在當地的生活,可令讀者體驗到他們初來南洋時的苦難,以及華僑在當地刻苦耐勞的精神。這份苦難和精神,可從「紅溪慘案」、「豬仔華工」、「被日本佔領的三年零八個月」中看出。華僑因經濟實力增加,以致引起當時印尼的荷蘭殖民地政府疑慮,造成「紅溪慘案」,大量華僑在此事件被屠殺、驅逐。中國自鴉片戰爭以來,國力漸衰,人民生活大為困苦。在這水深火熱的情況下,大量華人被欺騙,同時簽下賣身契,形成所謂的「豬仔華工」。他們在旅途中受盡折磨,到埗後還遭受不人道的工資和待遇,大量華僑在此等惡劣的環境中死去。而華僑在反法西斯戰爭上亦甚為出力,他們與當地人、中國一起抗爭,導致在日佔時期被日本嚴厲打壓,眾多華僑在當中被屠殺、奴役。從上述三個事件來看,華僑為當地犧牲、奮鬥,更在此其中客死異鄉,他們所做的貢獻,是不可泯滅的。華僑這份精神和所受的苦難,我認為是值得尊敬和牢記的。
而寫作手法方面,作者採用了比較通俗的手法作描寫,未用及太多艱澀的詞藻,使讀者更容易了解其內容,有利於該書的普及和推廣。另外,本書每章的篇幅並不長,能讓讀者對南洋華僑史有基本的了解,亦免得內容太繁雜,使初進此研究領域的人看得一頭霧水。讀者更可從本書脈絡中看出,「華僑」是如何從中國人的身份,逐漸地對僑居地產生認同和歸屬感;又是如何與當地人融合,形成一個共同體,同時了解到華僑在當地的心路歷程。總括而言,本書適合對南洋華僑史沒有基礎的人閱讀。透過這些人物和事件,令讀者更了解時代的脈絡並將華僑當中的血與淚,重現在讀者眼前。
書中亦有不少是略有不足的,例如作者對南洋在二戰後的描寫著墨較少,僅有「歷史的新頁」一篇章講述。連對印尼華僑刻骨銘心的排華事件「九三零事件」,亦沒有太多的描寫。可能是因為「九三零事件」正正發生在作者印尼僑居的時候,有他不想再次回憶當時慘痛經歷的可能,亦有可能與其印尼華僑身份有關,不宜對此有過多的描寫,怕破壞兩國的外交關係。另外,本書對於南洋華僑在當地的社會生活論述不多,只集中描寫著名的人物和事件,忽視了當地的社會生活,如他們的衣、食、住、行等。上述便是我認為作者需要改善之處。
五、資料來源
1. 中國暨南大學圖書館華僑華人文獻信息中心 http://hqhr.jnu.edu.cn/news/content.asp?newsid=5339
(此篇完結,以上內容僅代表投稿者立場)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