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泊河
①緒論
► 名詞釋義
(一)爭議議題
所謂爭議議題,其實是社會上的議題有爭議而未達共識之事。臺灣社會上對太陽花學運的評價不一,便形成爭議議題。
► 研究背景與動機
課程涉及教育內容的問題,也與國家塑造、族群融合有著密切的關係。透過教育系統,國家讓人民了解其角色與精神,並協助其人民社會化。因而,學校教育提供了社會的、政治的、經濟的功能,並滿足人們啟蒙、求知與地位的要求。為了達到這些目標,國家透過課程政策的決定而控制了課程的知識內容。(陳奎憙,2001)
教育課程除了關注那些強調有計劃、有安排下的正式課程外,還應關注事先沒有預想到的學習經驗,即潛在課程。潛在課程是學生學習正式課程以外很重要的一環,因為它的影響是隱藏的、無形的、深遠的。在學校教育活動中,經常有一些非預期性的學習活動,需要教師來指導和協助。為了使潛在課程發揮其教育的正向功能,教師專業知能和專業判斷就顯得相當重要,如此才能提供學生適宜的教室生活和學校生活 (吳清山、林天佑,2004) 。
如上所言,教育新辭書要求教師要有專業知能和專業判斷自己的潛在課程有沒有發揮到正向功能。
隨著教育的新思潮到來,現代要求的是學生的獨立思考及思辨的能力。學生在課堂之中,已經不是像過往那樣被定義為單向接收者,而是更希望能透過對話式的教學,學生自己思考來獲得自己的答案。因此,教師從以往的教導者,轉變成一個讓學生多元思考的人。但其實,這樣的課程不論是正式或潛在課程,都使教師難以掌握學生的思想方向。我們發現,「多元思考」其實所依賴的就是老師以持平、中立的角度,給予學生多元思考;但老師本身不可能是價值中立的。不論從目標的決定、課程發展的程序、教材的選擇及評鑑的過程都是充滿價值判斷,或在教師的成長過程中,往往滲著許多階級利益、經濟與文化分配等價值衝突與對立的問題。現在提供的多元思考不過是一種逃避。更嚴厲一點的說法是,教師把以往把學生導向善的義務,下放給學生,讓學生自己去思考,而教師把這個義務卸責。
在現今的公民課堂中,我們可發現性別議題、種族議題,在課程中都有一個導向,即尊重性別、種族差異。我們的教育都是處於多元文化主義霸權之下,在這個霸權中污衊異性、種族文化的聲音會被制止,是因為教材與老師的價值取向及社會上的價值取向一致。
到了某些議題時,我們卻任由學生自己思考,自己找出答案。這樣的教學方式背後有什麼涵意是值得思考的?
馬克思主義的社會實踐雖然隨著柏林圍牆倒塌,但馬克思主義是分析社會問題中非常有用的工具。
► 研究目的與問題
(一) 研究目的
由此背景,筆者決定詢問現職老師在課堂上是如何處理太陽花學運議題,最後以馬克思主義的觀點去反思。本研究目的如下:
1. 瞭解現職老師如何處理社會上的爭議議題。 2. 用馬克思主義的觀點反思老師的處理手法。
(二) 研究問題
1. 現職老師在爭議議題的教學方式為何? 2. 馬克思主義會如何看這樣的教學方式?
②文獻探討、研究架構
► 文獻探討:馬克思主義與教育 (一) 馬克思對學校的觀點 現代工業國家是被工業革命所塑造。資本家在傳統封建社會倒臺後,為了繼續壓抑無產階級而創造新的藉口,即民族主義,是用來轉移無產階級的真正興趣。如此,迷失的工人會把他們的忠心交給國家。他們以為自己是法國人、英國人或德國人,而不是一個準備無產階級革命的工人。學校與教會作為國家的次級機構,是優勢階級用以剝削其他階級的工具。大量的教育制度反覆灌輸勞工階級的小孩要對國家忠誠。 學校其實在灌輸錯誤意識,錯誤意識是優勢階級為了保護自己的優勢所製造的意識形態,它是被強加於下層階級的。 優勢階級的興趣與價值會制定社會上的共善。例如:尊重私人財產、契約的神聖、法律、傳統學校秩序等的價值觀。根據新馬克思理論者的評論,這種傳統價值是被設計來保護優勢的、有錢的階級之財產。圍繞在這些架構中的階級核心價值,都是用來頌揚這些共善。學校是在屈服學生們的心靈並使他們同意所身處的社會就是所有可能世界中最好的。 特權與優勢階級設法在下層階級建立他們的思考方式與價值觀並抑制其他階級,前者會建立起意識型態來操縱後者。 (二) 馬克思對老師的觀點 教育者(educator),是資本主義現狀的守護者,他們將上層階級價值當做是公民共識又或是社會的共善來分享給學生。新馬克思主義把這些價值都視為錯誤意識,或是意識型態的煙幕或鴉片。如此,下層階級就不可能看見他們階級真正的興趣。 在馬克思眼中有一個值得注意的角色,他們是資產階級的一個小群組,他們會離開資產階級加入無產階級。他們是無產階級的先驅者,會領導無產階級革命,因為他們是遠離生產工具的。這一群人就是知識份子,他們會逃離被經濟所決定好的階級。正因他們脫離資產階級,使得他們知道有什麼路線可以發展,馬克思與恩格斯就是這一組人。 自由主義與保守主義的思想體系,也只是優勢階級控制下層階級的保護屏而已。有些人例如烏托邦社會主義者,他們提供了實用的分析;但他們的社會改變戰略卻是一塌糊塗。所以,馬克思認為他有部份的任務是將那些操縱錯誤意識的哲學體系、意識型態,丟到歷史的垃圾堆。 在一個清除錯誤哲學的世界中,馬克思的思想體系,他稱為科學的社會主義(scientific socialism)或是共產主義,可以用來建立起工人階級的革命意識。無產階級的先鋒、革命的精英,可以教育工人階級關於他們真正的興趣。 在馬克思主義的眼中,知識份子會負擔起教育的角色,他們除了培訓一個人去做他的工作,還會要求被教育者能理解社會改變在經濟上造成的意義。 ► 研究架構 (一) 研究架構 本文會先從了解現場教師對於社會上爭議議題的教學方式,再以馬克思主義之觀點作出反思。 (二) 研究方法 本研究擬利用訪談者與受訪者之間的口語交談,達到意見交換及建構,藉由訪談的過程與內容,發現、分析公民教師的教學動機、信念、態度、作法與看法等,並進一步探究現職老師對社會議題的處理手法。 (三) 研究對象 性別 身份 教學年資 科目 教師A 男 高中教師 5 公民科 教師B 女 國中教師 3 社會科
③研究發現及討論
► 研究發現
(一)本研究中的老師皆主動將服貿議題帶入課堂,但都避免帶入個人立場 ;而A老師更會因應課程內容作出配合。
筆:你會主動把服貿議題帶入課堂嗎?
A老師:看時機,正發生時我會將議題帶入課堂。如果時事性不足就不會帶、不一定跟課程做連結,也會配合課程,像高二講政府體制會講。
B老師:會,畢竟這是社會議題,以我的科目來說是非常切合的連結。
筆:會透露自己的立場嗎?
A老師:因為服貿是敏感議題,我的身分是公民老師,我在教學上會盡量提供多元觀點給學生。如果學生在課堂問我的態度或立場的話,我會跟學生說下課再聊、課堂不談,我不會在課堂上突顯或表達我的立場。但我在課堂外會有自己的立場,比如,如果學生有加我Facebook的話,其實學生也都很清楚我的立場是什麼,因為我都會發文或分享在Facebook上。我的想法、立場私下聊我覺得OK,但我不會在學校公開的場合如課堂裡談,我會有自己的界限。
B老師:一定會完全避免透露立場,畢竟老師對於學生的影響力還是相當明顯。
(二)老師的教學方法傾採避免自己或任何一方的立場主導學生思想。 A老師會把支持或反對的意見都傳遞給學生,讓學生有多元思考後,方對議題下定案。另外,他也嘗試挑戰學生的想法,讓學生的立場根基打穩。B老師除了提供雙方的觀點外,還讓學生主動去尋找資料。
筆:會以什麼方法教?
A老師:我會視班級氛圍帶討論。如果這班的同學大部分都反對服貿,那我會站在贊成服貿的立場,扮演反方及少數,質問多數同學,藉此激發他們反思同一觀點有何論述不足之處。因為服貿是敏感議題,我的身份是公民老師,我在教學場域上會提供多元觀點給學生,分析對錯的不同理由,讓學生自己判斷。
B老師把服貿議題帶進課堂後,會以學生的資料來討論。
B老師:我會用作業的方式讓他們“自己”找資料,並且分析利弊得失(如權衡秤)。這些資料內容就都是孩子們自己蒐集而來而並非我所給予的,也可以利用此方式讓孩子們更加清楚這個議題。
► 研究討論
(一)教學法呈現多元觀點
由上述研究可以發現老師在教導服貿議題時,是傾向呈現各方的觀點。在課堂之中,當討論事情時,老師皆會鼓勵學生、勇敢發表自己的意見,要求學生有獨立思考的能力;但在自己施教時卻遲遲不表態。以A老師來說更是以非其所是,非其所非的教導法。老師這樣的做法也是一種價值表態。有人不斷強調自己是中立,也有可能傳遞了一種「明哲保身」、「自以為義」(主觀認為自己最持平)的價值觀。
這樣的教學法是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失去老師的指引方向,而且老師沒有以身作則,老師怯於表態,但又要求學生大膽表態。
(二)馬克思觀點
在馬克思主義的眼中,教育者(educator),是資本主義現狀的守護者,他們將上層階級價值當作公民共識又或當作社會的共善來分享給學生。新馬克思主義把這些價值都視為錯誤意識。
這種教學方式雖呈現多方觀點,但學生在最終確定他的取向時,卻沒有老師的引導,學生最後可能是依據家庭、媒體、網路上的價值觀作判斷,這樣學生就可能在複製其階級的價值觀。
家庭背景與選擇媒體、網路資訊有關。在臺灣的家庭可能因其政治背景而只關注於某一媒體。學生若只關注於同一媒體,最終就是認同該媒體的意識形態。老師若沒有指引學生方向,學生可能就會形成錯誤意識。
(三)馬克思主義中老師的功能
馬克思主義裡負擔起教育責任的是知識份子,他們除了培訓一個人去做他的工作,還有要求被教育者能理解自己在社會中的角色。在馬克思主義中,這些知識份子應能喚起無產階級關於自己階級的負任、利益、興趣。在新馬克思主義中,即要求老師能避免學生產生錯的意識形態。
本研究中的教學法,以多元觀點來包裝,事實上是把老師要“避免學生產生錯的意識型態”的責任放棄,以自以為中立的角度來明哲保身。以馬克思的知識份子來比對老師的話,老師顯然沒承擔起這個責任。
④ 結論
(一)價值多元是種意識型態
在公民教育中,多元文化成為主流,不尊重差異的想法在公民課堂上是不會被接受的。因為老師具有這方面的認識,在公民教師的師資培訓中,有大量多元文化的訓練,那是一面倒的,老師教這些都不會覺得有問題。但面對爭議議題,卻礙於社會中沒有定案,所以怕被冠上單方灌輸的污名,而採用讓學生自行選擇的教學方式。這種「面面俱圓」的教學方式,不過是讓老師免於受指摘而自我保護的教學方式,是不應該被鼓勵的。
(二)服從權威的潛在課程
老師在課堂中都避免講出自己的立場,這種做法令學生模凌兩可,學生的觀點可能只是被複製的產物。然而,在課堂因為老師不表達立場,在課堂中只有學生的意見交流,以為這樣就能訓練學生的獨立思考;但獨立思考主要根基於自信,一種確實掌握自己的念頭與感受,勇於挑戰群體觀點的能力。當中所謂的群體,亦包括各式權威、教師權威、多數權威等。如若老師不表達自我觀點,即讓學生沒有養成批判權威的習慣,最後服從於權威。
(三)是其是、非其非
在教學過程中,老師應有能力是其是、非其非,明確指引學生應思考的方向,成為一個好公民。
⑤ 參考資料
1. 柯孫燦。如何定議題爭議點。網路文章:香港通識教育教師聯會網址:http://www.hklsta.org/index.php…
2. 陳奎憙(2001)。教育社會學導論。台北市:師大書苑。
3. 吳清山、林天祐(2004),教育新辭書。台北市:高等教育出版社。
4. Gutek, G. L.(1988). ‘Marxism and Education’, Philosophical and Ideological Perspectives on Education (chap.13; 222-234)
(此篇完結,以上內容僅代表投稿者立場。)
Comments